世界第二大小家电企业转身开拓LED市场
摘要: 德豪润达是市场低迷时期为数不多业绩较好的明星公司,中国第一批中小板上市公司,特别一度是中小板业绩最好的公司之一,每年生产3000多万台小家电的上市公司。但2006年以来,随着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降低等因素,使得原本毛利率就不高的小家电制造业举步维艰,德豪润达也遭遇了严峻挑战。到了2008年,随着世界金融危机袭来,德豪润达也受到重创,2008年甚至出现了亏损。
王冬雷小传
只手打造世界小家电王国
1981年,17岁的王冬雷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了中国船舶[79.69 0.31%]工业总公司做工程师,不久就担任了副处长。在当时许多人眼里,王冬雷无疑已是成功者。
但王冬雷显然不满足于这些。
天生就有创业冲动的王冬雷,一直希望有一个适合自己创业的项目。1991年的一天,《参考消息》上一篇关于面包机的小文章吸引了他的目光,读了几遍后,王冬雷把报纸叠好,放在包里,接连几天都看着报纸沉思。
紧接着,他到北京的大商场去逛,向人四处打听:“哪里有面包机?”终于,他在一个朋友处打听到了这种家庭用的进口产品。他去看了之后,反复观察,爱不释手。朋友看他喜欢,就把面包机送给了他。把面包机抱回家,王冬雷天天晚上反复拆装,每一个小部件都仔细研究。他还买来面包粉,自己做面包,查找这台面包机的优缺点。通过研究,王冬雷认为,要想研制出适应市场并且超过这台面包机的产品,必须进行全自动控制,设计一套控制程序。为此,他又钻研起电脑技术。各项技术设计完备以后,他将自己的设计方案向可能投资的朋友展示,得到了他们的认同,并投入资金开始试制样机。从看到《参考消息》的那个下午开始,到面包机样机试制成功,王冬雷花了5年时间。
1996年春天,王冬雷辞掉公职,带着筹集的资金,从北京来到广东珠海,创办了华润电器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广东德豪润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创办后不久,王冬雷自己做起了业务员。他经常拿着产品飞到国外去一家大公司,为的就是见这间公司的办事员五分钟。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