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回落,各地开始调整抗疫前期的冻结状态,流程改造、防疫保障、员工回流、订单延期……科学防疫、分类施策成为新的主题词,各地企业逐渐开启复工复产状态,工厂的齿轮也逐渐转动起来。
照明企业复工概览
在阿拉丁新闻中心496份数据调查中发现,目前为止,照明企业复工率达到了80%以上。预计到四月底,LED产业链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生产。
但除了政府对复工的审核政策制约,企业的上下游耦合也意味着复工是一项整体协调工程。复工复产中如何克服防疫、人力、原料、生产、销售、运输等重重困难,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松伟照明是古镇第一批通过现场审核的企业,董事长谢伟对当地政府的效率很满意,16号报了材料,古镇的防控指挥部17号现场拍了照,证书盖章就复工了,复工前政府人员和企业老板建了微信群,直接群里问困难,政府来协调解决。
据财新媒体报道,古镇欧普照明共有员工1600人,按照往年目前复工率应该是95%,但2月19日才回来了690人:“我们正在考虑是不是通过包车的方式接员工回来。”
而封装企业的复工情况较好。兆驰股份显示事业部总经理刘传标说,在当地政府帮助下以及领导层的有序组织使公司正快速恢复生产。目前所有企业影响复工的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员工,二是原材料。兆驰加强与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合作,同时备有较多的材料库存,所以复产较快。用于Mini LED显示屏的灯珠已经量产,Mini LED的订单也不少。南昌新工厂产能布局加速,导入自动化生产线,解决用工、品质管控的问题,一期完成后,还有二期、三期。
圣嘉佰利董事长胡绵仁表示: “受此次疫情的影响,2020年的开局明显缺少了往年的喜气与活力,反而多了几分沉重。尽管现在已经是阳春三月,但是全国各地的大部分市场尚未正式营业,我们原先的工作计划也被打乱。因此,2020年将会是比往年更具挑战的一年,更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突破市场困局。”
疫情后的创新与变革
企业复工开启后,未来如何调整战略,把握机遇化解风险?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在这场全民战“疫”中,市场和经济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狙击,但同时,危中有机,新的机遇与变革开始显现。
在阿拉丁新闻中心最新的调查中显示,53.28%的人表示紫外杀菌灯将迎来了一波新的发展高峰;51.35%的人认为健康照明逐渐深入民心,市场需求逐渐成长,智慧照明亦占比不少,34.12%认为智慧照明,尤其智慧灯杆等基础设施建设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此外,植物照明、体育照明和工业照明逐渐起量。
国星光电RGB超级事业部Mini&Micro研究中心主任郭恒表示,疫情过后,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会拉动Mini LED、Micro LED市场需求的释放。相信供求关系会逐步解决,供应链短期受影响,中长期可控。国星光电复工率已达七成,预计三月中上旬可满产。
“今年研发重点是Mini LED、Micro LED的驱动芯片。”集创北方LEDD BU总经理耿俊成透露,现在韩国、日本也出现疫情,需留意半导体重要材料的供应后续会否受影响。目前外销需求旺盛,现在是显示屏需求大于供应,二季度需关注市场端的变化。
华灿光电副总裁李鹏介绍说,氮化镓材料除了做LED芯片以外,还可以用于电力电子、射频芯片,如小米刚刚发布了基于氮化镓芯片的快速充电器。另外,基于氮化镓的射频芯片在5G基站得到广泛的应用。华灿光电会针对这些新的应用领域做更积极的布局。
而在市场渠道方面,“线上直播”正成为疫情影响下,品牌与商家营销与蓄客的重要手段。在消费者“宅家”的状态下,直播带货成为最主要的营销手段和最主要的流量入口之一。对于线上营销早有基础的企业来说,通过以直播的方式能够更快带领商家以及导购进行线上营销,积累意向客户,缓解因无法开业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在阿拉丁新闻中心记者采访中,不少企业表示,此次疫情,让我们更清晰地看到了自身的危与产业的机,今年将加快新产品研发,加强对产品工匠精神核心技术创新开发;同时降本增效,重新梳理发展战略,加快市场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