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木林森跻身前三之路看中国LED封装厂发展
摘要: 现阶段的国内LED产业,除了LED芯片领域由于专利被国际巨头所垄断而发展受阻外,封装及应用端的发展相对快速,国内外差距日渐拉近。佛山照明灯具协会秘书长张华曾在一会议上表示,“在封装、应用这一块,我们国内产品的技术跟国际企业应该是同步的,或者是超前的。”
现阶段的国内LED产业,除了LED芯片领域由于专利被国际巨头所垄断而发展受阻外,封装及应用端的发展相对快速,国内外差距日渐拉近。佛山照明灯具协会秘书长张华曾在一会议上表示,“在封装、应用这一块,我们国内产品的技术跟国际企业应该是同步的,或者是超前的。”
近日,国内封装巨头木林森再次印证了此话,在业内调研机构公布2014年中国LED封装市场厂商营收排名中,木林森击败Cree、挤进中国大陆市场前三大。
其实,近两年以木林森为代表的一批中国LED封装企业已经在国际舞台雄起……
中国本土LED封装厂市占率飙升
2014年上半年,据IHS Technology 报道,木林森成为中国大陆首家进入2013年全球LED封装前十的公司,其2012年排名为14。
而后,在业内调研机构LEDinside的《2014中国封装产业市场报告》中显示,2013年中国LED封装市场规模为72亿美元,年成长20%,其中营收排行前十名厂商市占率达43.6%,寡头格局明显。虽然前三名依然由国际巨头占据,但可喜的是中国LED封装厂商木林森的排名已窜升至第四,较2012年成长将近七成。
在LED照明产品快速普及的影响下,国内LED封装市场越发香醇,科锐、普瑞等国际厂商重点投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封装产品利润摊薄、价格也将近触底,国内封装厂商不断扩产以应对,中国封装市场竞争愈加剧烈。中国本土LED封装厂商虽在技术及专利方面相对欠缺,但在产业链规模制造的成本优势及市场需求剧增的推动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
在技术瓶颈日渐突破的当下,以木林森、瑞丰光电、鸿利光电、国星光电等为代表的LED封装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力量壮大产能规模,具备与国际巨头抗衡的能力。
木林森前期的技术、渠道储备及客观市场的爆发让其加速成长,在2014年的中国LED封装市场营收击败Cree、挤进中国大陆市场前三大,日亚化学、亿光依然占据一二名席位。
据业内调研机构《2015中国封装产业市场报告》显示,大陆LED封装市场规模达86亿美元,年成长19%,照明仍是市场主要成长动力,随着LED商业照明及家用照明渗透率快速提升,持续带动市场需求正向成长。国际厂商在大陆LED封装市场总营收规模为23.5亿美元,年成长17%,相较於2013年的40%年增幅,可看出国际厂商去年在大陆封装市场成长速度明显放缓。而2014年大陆厂商发挥在地优势,年营收规模达54.9亿美元,年成长21%,高于台湾与其他国际厂商,成长潜力巨大。于此,木林森跻身前三并不是偶然,这正是对于国内封装厂商具备与国际厂商分庭抗礼能力的最好证明。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