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冠:交叉化发展 掘金中小功率细分市场
摘要: 室内中小功率电源的毛利率下滑加速,市场混乱,加之去电源化产品的“乱入”,致使LED电源企业的生存境况恶劣。去年不少中小型规模企业和无太高技术含量的电源企业已不堪重负,破产甚至跑路。
拥抱未来 储备智能驱动技术
为进军美国市场,领冠在去年耗费大量检测费用于UL认证申请,而很多企业对这高昂的检测费用望而却步。廖玉柱认为UL认证的价值在于为我们的终端客户提供了信心,通过此认证后产品可以直接销往美国,“去年年底收到美国一客户防水电源的大单,虽然占的份额在整体销售额并不太高,但是对于领冠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的激励;检测费虽然比较昂贵,但是它配合产品出来的整个流程把控严格,产品安全可靠,为终端客户还是我们自身都提供了信心。我认为用信心换来的市场,花再多的检测费用也是值得的。并且,一般来说,UL认证的产品生命周期至少是3-5年,成本回收是没有问题的。”
大中小功率系列化产品已经研发齐全,UL/TUV/CCC等相关认证亦已取得,但领冠并不会止步于此,廖玉柱指出,领冠今年的重点则是配合客户做一些个性化产品的研发,同时也会侧重智能照明驱动产品的研发,通过Zigbee、Wifi的联网进行智能控制。
近两年,智能家居、物联网的火热带动智能照明的发展,热度虽高,但是并未能形成真正的市场。“智能不能说是趋势,应该是必然,但是过程比较曲折,市场未能一下子打开。其中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技术因素,因为技术与成本相辅相成,技术未能突破的情况下成本依然很高,产品无法市场化。”廖玉柱表示,对于智能照明领域,领冠一直走在前沿,储备智能驱动技术,绝对不会放弃或者滞后,以期走在智能驱动的前面领导产业发展。
对于LED驱动电源技术的未来趋势,廖玉柱还提到了一个新型材料。在去年下半年,由美国一公司研发出一款新型材料——氮化镓MOS管,此前电源里面的MOS管则是由硅支撑,领冠的300W电源产品也尝鲜使用了这个材料。氮化镓MOS管的内阻非常低,且结电容很小,可以实现很高的频率;而主流用的MOS材料,不仅内阻大,结电容也大几十倍,致使切换的损耗较大。例如以前的电源的频率是100k/hz,使用氮化镓MOS管的电源频率上升到500-1000k/hz,高频的实现让所有的电源零件尺寸趋向小型化。另一方面,以前电源的效率只有93%,利用氮化镓MOS管后可以达到95%。
对于这种新型材料,廖玉柱表示十分看好,“MOS材料的改进,不止对LED驱动电源,甚至对于整个电源行业来说,都是一次革命性的发展。唯一的缺点是它比普通的材料贵七八倍,因为目前只有美国的一家企业在生产。但相信经过一两年技术的发展,其应该会市场化。”
最后,廖玉柱向记者透露,在即将来临的六月份的2015阿拉丁照明论坛——探索生命之光其中的照明技术峰会上,他将围绕“LED照明替换传统照明困扰和解决方案”的主题进行演讲,如调光电源、防水电源、兼容日光灯电源等现有的技术情况,及未来的技术走向,现有的技术对这个产业带来的问题及未来的解决方案等独具吸引力的话题。同时,他也希望此次技术峰会的话题能贴近实际生产,听众能学以致用;为LED照明推广普及起到作用。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