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局可见光通信,粤率先角逐科技制高点
摘要: 尽管可见光通信应用前景广泛,但在我国尚没有比较成熟的商用化运营模式。如何促进可见光通信快速产业化?8月28日,由广东省半导体照明产业联合创新中心筹办的“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大会暨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
跨区域跨部委跨行业,打造产业共赢平台
会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陈小娅,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常委、科研部部长朱智强分别作了重要发言。陈小娅副会长提出,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建立统筹结合技术创新和发展需求的可见光通信产业联盟,确实推动可见光通信的规模化集约化应用和产业化发展的目标。朱智强部长指出,可见光通信是产值可达万亿元的新兴产业,希望科研院校能够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方合作,实现可见光通信产业化,走技术与产业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的道路,提升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国际竞争力。
中国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现场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王建华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批复和理事长任命。他表示,根据科技部等六部门关于推动产业战略联盟的指导意见,经研究决定同意成立中国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经多次会议决议,采用双理事长制,任命信息工程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邬江兴院士以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产学研投融资联盟执行会长惠小兵为理事长。随后,作为新任理事长,邬江兴院士、惠小兵理事长先后发表讲话,两位新任理事长表示希望带领可见光通信产业技术联盟,充分集聚科研院校、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实现跨区域跨部委跨行业的跨界融合模式,共同推动可见光通信产业的快速发展。
中美日资深专家,论道技术发展方向
在下午举行的“中国可见光通信技术及产业发展论坛”上,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Thomas Little,日本庆应大学教授Haruyama Shinichiro分别解读了美、日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及应用现状。作为最早进行可见光通信研究国家之一,目前日本在可见光通信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Haruyama Shinichiro教授表示:“可见光通信技术在日本的运用主要包括室内定位系统,重点是协助视觉障碍人群的室内导航、进行超市人流统计以及精确位置测量等,通过可见光图像传感器实现定位,精度可达到1毫米。”
Thomas Little表示,美国也积极开展可见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目前,已成功研发出四色多通道可见光传输系统及室内可见光定位系统,且即将应用于沃尔玛超市。同时,他指出,当前可见光通信技术发展上还存在诸如LED产品传输速率有限、集成化微型化、摄像头并非接收器、可见光会伤害眼睛、单应用与双应用等问题需要解决。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宋健教授结合研究的课题成果,详细讲解了“可见光通信与电力线通信融合技术”,他表示,可见光通信技术与电力线通信的深度融合为可见光推广应用提供了更高效便捷的手段。但可见光通信的产业化迫切需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中科院无线光电通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光通信与网络研究中心主任徐正元则向与会嘉宾阐述了“照明约束下的可见光通信技术”。在他看来,较完整的LED照明产业链为可见光通信奠定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并为照明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短期内可应用于定位与低速通信领域,未来市场将主要是基于位置的大容量服务方面。不过,他同样表示,可见光通信也面临着技术点多、涉及面广,可参考方案少,需要形成完备的“生态系统”,探索可行化的商业模式还尚有一段路要走。
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明教授重点介绍了“移动通信与可见光通信的融合”,他指出,“可见光通信可以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一种重要补充接入手段,可缓解无线频谱的紧张,减少对人体的电磁损害,尤其在一些电磁受限环境下,可极大弥补电磁覆盖的不足。但是,可见光通信要真正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得到应用,尚需解决如数据线与电力线的融合、反向链路干扰消除、多用户接入、切换等问题。”
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及对其真实性负责。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