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已“定调”,34家LED上市公司冲刺2020 RA95灯条RA97灯条CRI95灯条全光谱灯条
高工LED汇总了34家LED上市公司的半年报,结果显示,仅8家企业实现营利双增,占比不足24%。
2020年上半年,业内传出最多的声音就是“太难了”。
进入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双重影响,LED行业需求呈阶段性急速收缩态势。
受需求急速收缩影响,LED行业产业链上中下游普遍出货不畅,全行业稼动率普遍不高,多家LED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出现断崖式下滑,甚至亏损。
高工LED汇总了34家LED上市公司的半年报,结果显示,仅8家企业实现营利双增,占比不足24%。
LED芯片新兴应用快速发展
我国LED产业由封装起步发展,初期芯片主要依赖进口。
近年来,在下游旺盛需求的拉动及各地政策的支持下,三安光电等国内主流LED芯片厂商依靠资金、规模等优势,针对通用照明市场大举扩产,全球LED芯片产能也在逐渐向中国大陆转移。
然而,随着市场新增产能的释放导致芯片整体的产能供给有所过剩,市场竞争激烈,中低端芯片的价格逐季走低,中高端芯片的价格也普遍下滑。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LED芯片总体规模约238亿元,2020年预计为270亿元,未来几年LED产业链进入低速增长期。
在此背景下,LED芯片企业都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产品结构及产能的调整,提升高附加值、高毛利产品的比重。
而汽车照明、特种照明、高功率LED、红外/紫外LED及以Mini/MicroLED为核心的新型显示等应用领域正是LED芯片企业目前的重点拓展方向,未来也将成为推动LED芯片行业新一轮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其中,受疫情影响,紫外LED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具备相关产品量产能力的三安、圆融、迪生光电等厂商受益于此,盈利可观。
LED封装市场寻找“新蓝海”
近年来,LED封装行业竞争也在日益加剧,尤其是随着LED封装大厂产能大量释放,LED封装器件特别是通用照明白光器件价格也一路下滑。
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LED封装产值将达1300亿元,增速放缓至14%。
虽然LED封装行业产值增速放缓,但随着产品及技术的持续更新迭代,机遇与挑战并存。对此,高工LED董事长张小飞指出,“LED产业已进入‘战争年代’,企业未来应谋战略,远战斗。”
从封装产品看,白光器件市场沦陷,而高端的小间距器件、Mini/MicroLED器件的需求旺盛,目前国星光电、鸿利智汇、兆驰股份、东山精密、晶台股份、聚飞光电等多家封装企业正在积极布局Mini/MicroLED器件领域,现已取得显著成效。
从行业应用看,LED封装及照明技术的成熟,进一步推动下游应用产品向汽车照明、智慧照明、健康照明、植物照明、UVLED等专业化细分利基市场延伸。
尤其是UVLED和健康照明,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带动下,今年有望进入高速增长的元年。
LED照明企业“危中寻机”
由于中美贸易纠纷持续加剧,部分照明产品被列入加税清单,中国照明产品出口市场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部分出口导向型照明企业开始转向国内市场。
而在经济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住房不炒”的房地产政策持续,全国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放缓,国内LED照明行业需求增速也明显降低。
雷士照明CEO林良琦表示,“照明产品,特别是家居照明产品,较为依赖房地产行业。这对下游的照明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挑战。”
不过在林良琦看来,“危中依旧有机。”他认为,“跟上新基建的调子,用系统化工程思路,用建筑一体化思路来抓项目是雷士的新机遇。”
三雄极光总裁张宇涛也提出,“转变观念主动求变,迎接和拥抱变化,危中寻机。”
时下,LED照明产品已替代传统照明,成为家居、商业、工业、户外等照明的主力。据高工LED观察,在此基础上,各家LED照明企业还在逐渐向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植物照明等利基市场转移。
综合来看,LED产业链每一个环节都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疫情只是短期内影响了需求,再加上智能照明、健康照明、植物照明等新兴市场也给照明行业赋予了更多的附加值和想象空间,未来市场复苏可期。
用户名: 密码: